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

学院首页 / 学院特色
学院特色
学院特色

   

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办学特色



  (11+2+N+M”多主体协同育人特色

围绕安徽省和芜湖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,聚焦工业互联网产业链,依托“1牵头企业科大讯飞+N家合作企业+M个产业领域方向”的特色体系,“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+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”的2个支撑平台,借助科大讯飞的人才、技术和资源优势及国内外的影响力,构建“政”“产”“学”“研”多主体协同育人平台。

22+2”人才培养模式特色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image.png


图1 2+2”人才培养模式

 

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采用“2+2”人才培养模式,大学本科前2年专业培养,大学本科后2年产业学院培养,如图1。学生在专业培养阶段学习通识课和专业课。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于大二春季学期进行学生选拔,从大二夏季学期开始,只划分产业方向,不区分专业,实施跨专业交叉融合的项目实践,培养具有专业技术+行业背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3)“1方向1企业1方案”特色

根据企业技术岗位对知识、能力和素质的要求,将企业用人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,按照“1个产业方向联合1家合作企业独立制定1套人才培养方案”形式,校企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标准,共同建设师资队伍,共同开发课程资源,共同实施教育教学,共同评价培养质量,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。

       4三元师资结构特色

构建“产业教授+企业工程师+双师双能型教师”为主体的三元师资结构,不同师资类型协同分工、优势互补。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聘请具有5年以上行业经验的专家作为产业教授,面向学生开设产业/行业技术讲座、企业文化讲座和职业发展能力讲座等。合作企业选派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师,以每周1天以上到校工作时间,担任项目经理角色指导学生开发团队,传授项目实践技能和经验。学校选拔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,联合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展课程建设、教学实施、学生辅导和管理等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 5项目化、模块化课程体系特色

 

image.png

2 模块化课程体系

 

        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采用模块化方法设置课程与知识体系,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、专业能力、项目工程能力、综合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。课程模块包括通识课模块、专业课模块、产业方向课模块、选修课模块等,还包括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模块,如图2

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面向真实产业需求,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课程教学项目,按照真实项目、真实岗位、真实场景、真实考核的标准,为每个产业方向构建独立的项目课程链。

       6职业能力认证特色

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联合企业成立职业能力职级认证专家小组,参考科大讯飞公司内部岗位序列的任职资格标准,按照企业对员工实施职业能力职级认证规范,对学生职业能力职级进行认证,为通过认证的学生发放职业能力职级职等证书。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委托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(TISC)对学生开展知识产权专员培训和认证,并为通过认证的学生发放证书。